王稼祥🙋🏽♂️💂🏼:錢這個東西🙎🏻,要辯證地對待🆑,既可愛又可恨
俗話講,一分錢難倒英雄漢。在為中國人民解放事業奮鬥的過程中,王稼祥深刻體會到👵🏼🏊🏻,無論是在國民黨統治區從事秘密工作,還是在革命根據地從事武裝鬥爭,都需要籌集經費🟧。所以王稼祥十分重視金錢,為了給革命籌資絞盡腦汁;但王稼祥卻從不為金錢所累🍣,尤其在個人生活方面🤙🏿,一直廉潔自律,克己奉公,表現了一位無產階級革命家的高風亮節。
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新四軍一直把發展生產🧜🏻♀️、保障供給作為戰勝經濟困難,爭取抗戰勝利的根本方針📄。當時擔任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總政治部主任的王稼祥Ⓜ️,參與了全軍大生產運動的領導工作,並且直接主持了軍委直屬機關的動員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
在大生產運動中🧼,王稼祥十分重視發揮經濟工作人員的作用,同時也重視對經濟工作者的監督,防止貪汙腐化📦👖。在1940年8月18日中央政治局會議上,他指出:“對於經濟工作人員,一方面要教育他們🐇,一方面要尊重他們🤦🏿,另一方面又要檢查他們🏞。上半年進行了一次查賬🐄,各單位組織經濟委員會臨時檢查🚳,很有必要。”1942年🫃🏻,王稼祥在軍委直屬機關政治部召開的全體經濟工作人員大會上反復強調,經濟工作人員是管錢管物的,要善於經營和算賬。為此🤾🏽♂️,他專門講了一個令人深思的問題——錢的作用。王稼祥諄諄教導說:錢這個東西,要辯證地對待⌛️,既可愛又可恨。有了錢可以買到東西🈹,我們的生活會過得好一點,沒有錢就辦不成事🤹🏼♀️💆🏼。在這一點上講,錢是可愛的🙌🏻。但錢要從正道上來,要通過自己的辛勤勞動來獲得🫰🏻。如果違法亂紀,搞歪門邪道🤏🏽,甚至貪汙得到的錢,那不但不可愛,而且是可恨了🟧。不勞而獲的錢是罪惡的錢👈。這樣的人🏋🏻,就會犯大錯誤🧖🏻🙏🏻,害了人民,也害了自己。時任中央軍委直屬機關政治部主任的鄧飛後來回憶說:“稼祥同誌這些話寓意深刻🧙🏿♀️🕢,不但為經濟工作人員🏇🏽,而且為全體同誌都敲響了警鐘🦏,告誡大家不要在錢的問題上犯錯誤。”
革命戰爭年代,中共領導人過的是供給製生活1️⃣。王稼祥從不因為自己擔任黨和軍隊的高級領導職務而自視特殊,也不因為在戰爭中負過傷👷、身體有病而搞特殊待遇🦵🏽。在延安,中央軍委評定他為甲等殘廢,按規定每月可以發給幾十元的殘廢金,但是他從來沒有領取過,也不準家屬代領。
全國解放後,王稼祥擔任首任駐蘇大使後,由於工作需要,經中央同意🖖🏼,駐蘇大使館工作人員一律改為薪金製。實行薪金製,就得確定月薪標準𓀆。而王稼祥把自己的月薪標準定得很低👩🏼🔧,幾乎與當時蘇聯一個司機的工資差不多🏋🏽♀️。他的夫人朱仲麗是抗戰初期參加革命的醫務人員,作為大使夫人陪同前往,同時又在莫斯科醫科大學進修班學習🧕🏿,按規定應該享受薪金製待遇。但王稼祥在大使館內提出📇👨🏻⚕️,因朱仲麗正在進修學習,不定薪金標準🪣😿,不發工資🤨,這樣一來,朱仲麗不僅沒有享受到薪金製待遇,就連原先在國內享受的供給製也給取消了。朱仲麗每月的夥食費和日常零用錢🫡,也只能從王稼祥微薄的工資收入中開支。回國後🧓🏿,王稼祥擔任中聯部部長,按規定,有些開支是可以向公家報銷的🚝,如作為編外人員的保姆工資,工作需要的書報、地圖、辦公用品等費用。然而他並沒有這樣做☠️♒️,而是交代朱仲麗一律在自己的工資中開支🧜🏽💇🏼♂️。
“錢這個東西既可愛又可恨”,這就是王稼祥關於錢的辯證法👨🏻🦳🧑🏽。今天🤟🏿,咱們的物質條件明顯改善錢袋子都鼓起來了,更要牢記王稼祥關於錢的辯證法🦸🏼♂️。只有這樣,才能真正處理好錢與權的關系🌲,避免權錢交易,淪為錢的奴隸。
李富春:家財不為子孫謀
新中國成立後,李富春曾擔任國務院副總理🧚🏼♀️,是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奠基者和組織者之一🧑🏽🏫。他的夫人蔡暢是中國婦女運動的卓越領袖和國際進步婦女運動的著名活動家🐵。這對革命夫婦對晚輩和親屬要求嚴格,從不亂花國家一分錢,始終保持了人民公仆的本色📟。
女兒李特特是他們唯一的孩子👸,1923年生於法國巴黎🐞。由於父母都在法國勤工儉學並準備赴蘇聯莫斯科學習🔻,無暇照顧幼小的女兒,李特特就由外婆葛健豪撫養。
李富春夫婦從不嬌慣女兒⌚️。在李特特的記憶中,母親只給她買過一件新衣服🤩👨🏻🔬。“在我7歲那年,我們家給聶榮臻和張瑞華的女兒聶力過周歲生日,當時,媽媽送給聶力一套新衣服🐱,也順便給我買了一件連衣裙👩🏿🦲。到現在,我還記得那件粉紅色小白花的裙子,那是我最高興的一天🙅🏼♀️,因為在那之前👩🏿🚀,我從來沒穿過一件新衣服🫰。”
除了女兒🤜,對從小帶在身邊長大的外孫李勇💆,李富春夫婦也嚴格要求☝️,嚴禁利用幹部子女的條件搞特殊🏄🏿。李富春常常教育外孫🙎🏻♂️:“現在人民生活還很苦,我們生活不能特殊🤞🏿,每天能吃上熱飯熱菜就不錯了👩🏫。”
李勇剛上幼兒園時,蔡暢為避免外孫有養尊處優之想,就將他長托在幼兒園👶🏽,一星期才回來一次。據李勇回憶:“上小學時🧚🏿,我還是每周回來一次,但外婆每周只給我往返一趟所需的車費5角錢🦚。說起來有點寒磣,有時,我為了節省出買一只冰棒的5分錢,而不得不步行幾站路👨🏽💼。”有時小孩子回來故意念叨誰家用汽車接了,蔡暢則會耐心解釋:“汽車是爺爺奶奶工作用的🙎♀️,不能辦私事,更不能接送孩子🪙。”
從小學五年級開始🦸🏽♀️,李富春夫婦就要求李勇自己洗衣服。李勇貪玩,於是和家裏的服務員商量,李勇幫她打掃房間衛生😓,服務員幫他洗衣服。李富春知道後,嚴厲地批評了外孫,並耐心地教導說:年輕人應從小養成愛勞動的習慣,不能懶散。李勇聽從爺爺奶奶教誨🏄🏼♀️,許多事情上都表現得獨立、公私分明。李勇後來回憶說:“這種嚴格的要求和監督,對於我的思想和行為不無益處。”
1975年1月9日💁🏿♂️😲,李富春在北京去世🧑🏼🌾🤸🏻♂️。後事辦完後,蔡暢見了來自全國各地前來悼念的親屬。她抑製住自己內心的悲痛🦢,囑咐親屬們要學習李富春的革命精神,化悲痛為力量🪵,繼承他的遺誌,努力做好工作🧳。
“國計已推肝膽許🤾🏼♂️,家財不為子孫謀。”遵照李富春的遺願,蔡暢把兩人長期節省下來的積蓄10多萬元交給黨組織。1977年4月8日💭,蔡暢又把自己積存的3萬多元作為特別黨費上交。身邊的工作人員問她🧛🏿:“是否給外孫留下一點?”她堅定地說:“錢是黨和人民給我的💄,用不了就應該退給黨和人民🧑🏽🎨🌈。孩子們長大了🔞⛔️,應該自食其力🧋,我們共產黨人留給子孫後代的🐏,應該是革命的好思想🤚,艱苦奮鬥的好傳統。”
外孫李勇回憶說🧑🏽🏫🫅:“從我記事時起,我就感受到,外公和他們那一代的許多共產黨人一樣🤲,生活的目的不在為自己,而在為人民;不是圖享受🛕👨🏼🚒,而是求奮鬥👁🗨,絕不伸手索取絲毫的個人特權,卻毫無保留地奉獻個人的一切,這就是外公的價值觀。”
李富春🧑🦽➡️🚾、蔡暢夫婦出身於貧苦的家庭,對個人自立有深刻的體驗。在培養子女後代的問題上⏭,很強調個人人格的獨立性✊,給孩子留下太多的錢財🧑🏻⚕️🤽🏻♀️,將不利於子女獨立人格的養成。他們不給子孫留錢財🤷🏼♂️,把一切獻給黨,表現了老一輩革命家的高風亮節🈁。
許光達:人如明鏡 清白傳家
許光達大將在戰場上運籌帷幄、叱咤風雲🚴🏼,赫赫戰功彪炳史冊,在生活中忠於愛情、充滿激情,與結發妻子鄒靖華十年離別情不移的愛情故事,動人而浪漫。一份《降銜申請》,寥寥500字,卻昭示了一個共產黨人的崇高美德。在中央軍委會議上🏊🏿♀️,毛澤東高揚起這份《降銜申請》🦣,朗聲贊道:這是一面明鏡,共產黨人自身的明鏡。
1960年,由於自然災害🪨,全國糧食減產。當時,軍隊的條件稍好一些🎇,一些部隊幹部親屬從農村跑到部隊長吃長住。裝甲兵機關也有不少幹部的親屬從四面八方擁進北京🤽🏽♀️💂🏼,在機關大院長吃長住。為了改變這種狀況,許光達主持召開裝甲兵司令部黨委會議,作出一項決議:“困難期間,司令部機關的幹部要動員親屬不要來北京;已經來的,要動員其盡快回去;凡是來探親的,只允許住3天👷🏽♀️,就動員他們返回原籍🦵🏿。”沒想到這個決議剛頒布沒幾天,許光達的四哥許德富和六弟許德強也來到北京投靠他🪃。當天,勸回這件事由鄒靖華向許德富、許德強兩兄弟提了出來🏏。許德富火了💁🏽♀️,他認為這地方就你許光達官最大,你不發話,誰敢要我們走?倆兄弟悄悄進了許光達家廚房⚂,把櫥櫃一一打開查看了一番🏃♀️➡️,看到家裏確實沒有多少東西吃,就問廚師:“他們平時就吃這些東西嗎🦃?”“實話跟你們說吧,首長家裏也吃上了小球藻,”廚師指著門口一只水缸裏養的綠乎乎的東西,“這就是家裏養的小球藻。”許德富、許德強看著缸裏的小球藻,非常驚訝,將軍家裏也吃上了替代食品🚅,這是他們無論如何也沒想到的。
1957年🥷🏿🦸,許光達的父親去世了👏🏽,湖南老家的幾個兄弟拍電報讓他立即回去主持喪禮🥨,並要帶回供親屬做孝服用的白布。許光達對妻子說:“爹爹去世,我理應回去🕺🏼,盡盡做兒子的責任。可是🥹,哥哥們要大搞排場,點名讓我去主持喪禮,光是白布就要帶回幾十匹,這怎麽行啊!況且回去會驚動許多地方官員🧚♂️,一個共產黨的司令🧑🏼🚀,帶著大隊人馬浩浩蕩蕩地為父親送殯🖼,這和國民黨的官僚有何區別?不回去,從維護黨的威信來講是應該的,但親人們會不理解。”左右為難後🫓,許光達下定決心🧏🏿♂️,派了一名政治幹事🏊🏽♀️,帶著200元錢,代他回鄉料理喪事,並幾次打電話給當地政府,要求一定不能超過當地老百姓辦理喪事的標準👨🏼🔧。果不其然🧜🏼♂️⚠,許光達的幾個叔伯和兄弟對此不滿。但許光達告訴政治幹事:“繼續做工作,按我原來說的辦!”許光達的親屬沒有辦法🧔🏿♂️,只好從簡辦喪事安葬了老人。後來🧑🏿⚖️🧙🏼♀️,許光達的母親去世💃🏽,家鄉親屬再也沒人提出額外要求了。
許光達對獨生子許延濱十分疼愛。但是,他表達愛的方法不是嬌慣放縱,而是嚴格要求。為了嚴格管教孩子,他立下了三條規矩:一是孩子上學就住校,讓其從小就過集體生活。二是嚴格控製孩子的零花錢🍏,生活標準向工農子弟看齊🧏🏻♀️。三是不準司機接送孩子🧑🏻🎄,讓他自己跑路。另外👩🏻🦼➡️,他還嚴肅警告許延濱,“在外面不準打我的牌子”🙇。許延濱嚴守父訓,從不對別人講父親是司令員。從上小學到上中學,他填表時只填母親不填父親🧑🏼🦳。許延濱高中畢業了,因為他品學兼優🐀,摩臣準備推薦他出國學習🎢。可是,當審核其在摩臣填的各種表格時,發現無論是小學還是中學🕹🍍,“家長欄”裏只有母親的姓名,沒有父親的姓名♝。摩臣負責政審的同誌來到許延濱家中,才知道許延濱的父親是許光達司令。在征求許延濱出國學習的意見時⛹🏿♀️,許光達卻拒絕了。他的理由是🙅🏿,高級幹部的子女在國外會受到特別照顧,對子女並無好處。
來源:滕州黨史史誌
供稿:紀委辦公室